2016-05-24 22:33:00 來源:大眾網-魯中網 我要評論
90歲老人仍然居住在改造成博物館的四合院中
沈古村鄉村博物館收藏的針線簸籮
外圓內方的木雕花窗
大眾網-魯中網淄博5月24日訊(記者 王鎮)“沈古村的古建筑融合了南方和北方建筑風格的精華,門門相套,院院相連!痹嫉哪镜窕舸,外圓內方,精雕細琢,又包涵著為人處世的深刻寓意。5月24日,“尋找鄉村記憶 保護文化遺產”媒體行采訪團走進沈古村時,記者們無不為此處古建筑精巧的設計風格所吸引。
沈古村位于龍山文化的逄陵古城遺址之上,始建于漢代。據村碑和有關史料記載,沈古村原名土鼓城,西漢曾設置過土鼓縣,南北朝高齊并土鼓入衛國。土鼓縣廢后,在故城周圍相繼建立了四個村莊,居民統稱為古城。沈古村始祖原住公,明初攜家人由壽光再遷古城,以農開基,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并更名為沈家古城。村中現存古建筑是沈氏先祖勵精圖治,為官者有之,經商者有之,于明、清建成。
沈古村黨支部書記王洪濤告訴記者,沈氏以“耕讀忠孝傳家,行善積德繼世”,其保存下來的房屋、宗祠、墓園、族譜祖訓等建筑遺構和文化遺留,歷經滄桑,現保存有四合院7套,及青磚房屋82間,玉皇廟門一處、花園一處,有前門大街、后門大街等傳統街巷8條。此外,還有大量的拴馬樁、上馬石、石碾、石磨等古跡。院落開擴大氣,大門高大雄偉,房屋結構精巧,融合南北建筑風格之精華,以北方四合院為基礎,以中軸漸進式,連續庭院為特色,門門相套,院院相連,小巷曲折悠長。房屋古樸典雅,融入南方房屋建筑之精巧,存留的木雕花窗形式各異,大多為圓型,還保留著原始的木欞窗,有冰欞、豎欞以及各種花欞,整個建筑群布局合理、結構巧妙、裝飾精美,獨具特色。
鄉村記憶工程啟動后,沈古村利用一座清代四合院,建起了沈古村鄉村博物館。如今,九十歲高齡的沈大娘仍然生活在這座院落中,活的民風民俗與展出藏品相映成趣,呈現出一片和諧景象。該館建筑面積260平方米,分為歷史發展廳、非遺文化廳、傳統民俗廳、院落布景等,各廳根據主題布置不同的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實物藏品。這些主題廳及物品,充分展示了我國北方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記錄了中國北方傳統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村內古建筑、民風民俗相互呼應,構成一部濃縮的歷史,留住“鄉情”,讓來者看見鄉愁。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