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周潔
責任編輯:李玉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玉娟 淄博報道
9月1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淄博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局局長、市臺辦主任尚武向社會發布近年來淄博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成就,通報淄博市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安排。
近年來,淄博市各級、各部門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工作,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進一步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市呈現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為推動淄博轉型發展、全面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牢固,示范典型帶動作用發揮顯著。通過多種平臺和載體,學習宣傳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和山東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淄博市連續20年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通過多樣化宣傳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弘揚民族團結正能量,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六進”,建設了一一批有創新性、有代表性、有帶動性的示范典型,如臨淄區人民政府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金嶺回族鎮在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的基礎上成功創建為國家、省、市、區四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周村區燈塔民族社區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村”的基礎上成功創建為國家、省、市、區四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省、市、區三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截至目前,淄博市已創建命名各級各類示范單位、教育基地110余處,其中全國教育基地、示范單位各1處;省級示范單位21處;市級教育基地8處、示范單位81處,涵蓋鄉鎮(街道)、學校、企業、村居(社區)、寺觀教堂等類別。十九大以來,淄博市有4個集體、4名個人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
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民族政策得到進一步貫徹落實。依托全市掛牌設立的19處少數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信息咨詢、政策解答、法治宣傳、法律援助、業務辦理及轉介咨詢等方面為少數民族群眾合理需求提供服務,在淄上學、就業的經濟困難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全部列入援助范圍,開辟援助綠色通道。積極協助高校和具有清真飲食習俗的少數民族職工較多的企業設立清真食堂或開設清真灶,保障具有清真飲食習俗的少數民族群眾的飲食需求。注重引導清真食品和清真餐飲業實現特色發展,涌現出馬榮、浩迪等知名品牌及圣惠樓、伊清、伊林等大型餐飲集團。健全完善人口信息、團結教育、矛盾調處、社會協管等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市、區縣、街道、社區四級城市民族工作網絡,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切實幫助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
少數民族經濟取得長足進步,社會各項事業協調健康發展。對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實施精準幫扶,重點支持民族鎮村的道路硬化、節水灌溉、電網改造等工程,解決道路出行、果品運輸、人畜飲水等實際困難,促進少數民族群眾就業和增收。支持產業結構調整,引導每個民族村因地制宜發展自身的經濟支柱項目,如沂源縣西里鎮柳枝峪村、辛莊村發展經濟林果種植、規模養殖和皮毛加工;臨淄區金嶺回族鎮金嶺一一村、 金嶺四村發展牛羊肉清真食品加工,齊陵街道劉家營村發展西紅柿為主、其他蔬菜為輔的大棚蔬菜種植;金嶺回族鎮依托地理和傳統工商業優勢,積極推進化工、機械、輕紡、電子及第三產業發展,形成了特色產業園區。落實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貸款貼息政策,鼓勵民族、民品企業在人才培養、資源合作、招商引資、市場開發等方面與民族地區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支持少數民族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著力落實財政扶持政策、科技和人才支持政策。提升民族教育教學水平,健全完善民族文化、體育設施,進一步建設文化大院、農家書屋、文體中心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增強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文化體育活動,營造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推廣民族傳統體育的良好氛圍。淄博市在2018年全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10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和1個優秀獎,淄博代表團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在今年6月舉辦的全省蹴球邀請賽上,淄博市少數民族運動員獲得男子組第一名,女子組第二名,男子、女子均為一等獎的優異成績。
9月份,淄博市將部署開展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活動主題為“同心同德共發展 花開淄博石榴紅”;顒右澡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融為途徑,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抓手,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目標,通過開展系列宣傳月活動,充分展示淄博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新成就,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開遍淄博大地,不斷推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為淄博鳳凰涅槃、加速崛起貢獻智慧力量,為建設務實開放、品質活力、生態和諧的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今年宣傳月期間重點推出七項主題活動:
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發布近年來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成就,通報全市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安排。
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做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之成為全市各族群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深入張店、臨淄、周村、沂源民族村居、民族聚居社區開展集中宣傳活動。
宣傳宣講群眾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組織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代表,深入基層宣講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跡。挖掘群眾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好人好事,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并推送省民族宗教委,用身邊的一個個“微故事”影響和帶動各族干部群眾,唱響淄博民族團結進步好聲音、講出淄博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傳播淄博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
組織開展民族團結第一課活動。 以中小學校及青少年學生為重點,利用秋季集中開學的有利時機,通過主題班會、模范人物報告會、紅旗下的演講等形式,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激發各族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和民族團結意識,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
推進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創建工作。按照《省民族宗教委關于創建城市民族工作“紅石榴”品牌的通知》要求,結合淄博市制定的《關于創建城市民族工作“紅石榴”品牌的實施方案》,積極探索在社區、學校、企業、機關、崗位、家庭和社會組織等,打造黨建引領、宣傳教育、服務保障、文化交流、信息管理、溝通聯絡“六位一體”的服務管理模式,適時召開工作推進會,形成具有淄博特色的城市民族工作“紅石榴”系列品牌。
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開展好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在全社會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組織參加全省少數民族毽球邀請賽,著力提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競技水平,搭建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和載體。
啟動民族團結和美家庭、示范崗位事跡宣傳。以“小家”帶動“大家”、以“小崗位”撬動“大團結”,圍繞創建工作擴點拓面、提質提效和向家庭、崗位延伸,積極培育、宣傳一批民族團結進步進家庭、進崗位的典型事跡,擇優報送省民族宗教委,參加全省首批民族團結進步和美家庭、示范崗位評選,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初審編輯:周潔
責任編輯:李玉梅